因為專業
所以領先
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被譽為電動車技術的“皇冠明珠”,在電動車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主要負責控制交直流、高低壓轉換,廣泛應用于電控、空調與熱管理、充電系統三大主要場景。IGBT的安全性和節能性直接決定了電動車的整體性能。隨著全球電動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IGBT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25年,全球IGBT市場空間將達到約37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約為+30%。
近年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和組織下,國內企業在IGBT芯片、模塊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中車時代電氣自主設計并建造的全球首條8英寸高壓IGBT芯片專業生產線,攻克了高壓IGBT制造的關鍵技術和成套工藝,實現了650V-6500V IGBT全電壓范圍的覆蓋。比亞迪在秦、唐等車型上已經采用自主研發的IGBT模塊,標志著國產IGBT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
目前,IGBT市場主要由歐美日企業壟斷,如英飛凌、三菱電機等。然而,隨著國內企業的積極布局和技術進步,國產化率正在逐步提高。2019年,中國電動車用IGBT國產化率低于30%,但CR3(前三大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81%。比亞迪憑借自身品牌電動車的優勢,率先實現了國產IGBT的規模化生產和應用。
盡管國產IGBT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在安全性、性能和成本方面仍面臨一定的挑戰。安全性方面,歐美日企業憑借長期的經驗積累具備先發優勢;性能方面,盡管國產IGBT晶圓減薄技術已取得進展,但與海外巨頭相比仍有差距;成本上,隨著國內8寸晶圓陸續量產及良率逐步提升,國產IGBT的成本優勢正逐步顯現。
隨著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市場需求增長,IGBT需求日益增長。國內企業首先進入本地市場,根據目標應用開發其產品,這為國產IGBT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支持和政策扶持,也為國產IGBT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國產IGBT有望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國內企業將繼續加大在芯片設計、晶圓制造等核心技術環節的投入,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對于投資者而言,IGBT作為電動化核心部件,進入壁壘高,目前國產化率低,供應長期被歐美日企業壟斷。隨著技術的趨勢成熟和國內企業的快速發展,長期來看,投資國產IGBT產業有望獲得可觀的回報。
綜上所述,國產IGBT器件技術發展前景廣闊,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內企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突破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