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
所以領先
汽車功率半導體作為汽車電子系統中的關鍵組件,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而備受關注。根據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2021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191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至28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9%。功率半導體產品主要包括功率晶體管、功率集成電路、肖特基二極管、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等,其中IGBT和MOSFET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型。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新能源等領域,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應用不斷增加。
在汽車領域,功率半導體主要用于動力控制系統、照明系統、燃油噴射、底盤安全系統等關鍵部位。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大幅上升。例如,傳統燃油車使用的半導體器件價值為355美元,而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則高達695美元,其中功率器件的增加最為顯著,從17美元增加到265美元,增長了近15倍。此外,功率半導體也在朝著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低碳化和節能化的方向發展,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并簡化設計。
未來,汽車功率半導體的技術發展將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首先,模塊化和集成化將繼續是重要的發展方向,通過將多個功率半導體器件集成到一個封裝內,實現更高的功能密度和更低的系統成本。其次,智能化和自動化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功率半導體將通過引入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我診斷、自適應控制以及與其他設備的智能互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這兩種關鍵材料的發展。它們具有高耐壓、高頻率、低損耗等優點,為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碳化硅器件因其在高溫、高壓、高頻環境下的工作能力和較低的能量損失而備受關注,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新能源、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然而,碳化硅器件的制造成本較高,良品率有待提高,這限制了其目前的普及程度。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和提高碳化硅器件的可靠性,以推動其廣泛應用。氮化鎵器件在高頻、高效、高功率應用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需要深入研究其材料特性,優化設計和制造工藝,以提升其穩定性和可靠性。
隨著全球對節能減排和駕駛舒適性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2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780萬輛,同比增長68%,這一增長趨勢凸顯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已經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這直接推動了對功率半導體需求的大幅增加。據StrategyAnalytics測算,傳統燃油車功率半導體用量僅71美元,而新能源汽車上功率半導體用量至少翻番,純電動車上更是大幅增長至384美元,增幅高達441%。
此外,功率半導體的交貨期也受到了影響。由于供應鏈的緊張,車規功率半導體的交貨期一再延長,截至2022年11月,功率半導體的交貨時間已從5月底的31~51周延長至39~64周。IGBT成為短缺的大戶,全球知名元器件分銷商公布的2023年半導體產品Q1貨期顯示,IGBT的貨期普遍在40周以上,這表明汽車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仍然旺盛,而供應端的緊張狀態短期內難以緩解。
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包括德國英飛凌、日本三菱、富士電機、美國安森美、瑞士ABB等,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70%。在中國市場,功率半導體產業雖然發展較晚,但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加快國產化進程。國內企業在服務客戶需求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預計未來國產代替空間十分廣闊。
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結構性競爭的特點,市場集中度較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充電樁數量的增加,半導體分立器件將迎來新的市場空間。此外,智能家電的更新換代和新增光伏裝機量的持續上升也將為功率半導體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國內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的自主率較低,IGBT、MOSFET領域與國外差距較大,國內在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塊等領域更為擅長。盡管如此,國內汽車客戶正在逐步接受國產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的產品,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7年至2019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從126.8億美元增至153.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3%。這一增長趨勢得益于下游行業需求的增加,尤其是中高端產品需求的增長。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消費電子、工業制造、電力輸配、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及軍工等重點領域。
在全球范圍內,功率半導體的市場需求大,中國是主要的消費國家之一。2020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422億美元,同比增長4.6%,而中國市場規模約為15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的36%,同比增長6.3%。盡管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較晚,但通過技術創新,國內企業正逐步加快行業的國產化進程,以滿足市場下游需求的增長。
功率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政策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近年來,為提高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打破國外壟斷,增強科技競爭力,國家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引導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這些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多維度切入,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功率半導體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方位受益于政策的支持。
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IGBT、MEMS等特色工藝突破,碳化硅、氮化鎵等寬禁帶半導體發展攻關成為重要任務。這表明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正處于“攻堅克難”時期,國家層面對功率半導體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此外,國家還提出了建設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提高研發水平,增強基礎電子自主發展能力,引導產業鏈高端延伸的目標。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功率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功率半導體器件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電驅動系統,尤其是IGBT器件,它是電驅系統主逆變器的核心部件。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的加速,車用功率半導體的單車價值顯著提升。據英飛凌統計,功率半導體的平均售價將從傳統燃油車的71美元提升至全插混/純電汽車的330美元,增長了4.6倍。預計到2025年,全球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美元,其中新能源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3億美元,是2020年的7.3倍,年復合增長率為48.8%。在這一增長過程中,IGBT因其在新能源車中的重要作用,將成為最受益的品種之一。
然而,車用功率半導體行業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包括產品、工藝和先發優勢。產品方面,車規級IGBT需要滿足長使用壽命、低故障率、高抗震性等嚴格要求,能夠適應極端溫度、惡劣環境和頻繁啟停帶來的電流變化。工藝方面,車規級IGBT設計時需要平衡開通關斷、抗短路和導通壓降,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薄片工藝、退火溫度控制和模塊封裝的焊接、鍵合環節技術要求較高。此外,認證周期長、替換成本高,行業先發優勢明顯,新進入者面臨較大的挑戰。
盡管如此,國內功率半導體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為國內IGBT廠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貿易摩擦加劇和半導體自主可控需求的提升,使得國產替代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國內廠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和先發優勢,以及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都有助于國內IGBT行業的快速發展。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77億元,年復合增速為44%,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規模將達到147億元,充電樁用IGBT市場規模將達到109億元。
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供應緊張,主要晶圓代工廠商均處于滿產狀態。隨著5G商用和疫情宅經濟的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加速,新能源車、家電、數碼等終端設備市場需求增長,半導體需求也隨之增長。此外,半導體廠商為保障供應鏈安全,提高安全庫存,進一步加劇了產能緊張的局面。預計到2022年,全球將新增2080萬片等效8寸晶圓產能,而中國在建的晶圓制造等效8寸產能約2796萬片/年,大部分集中在2022年投產,這將為功率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產能支持。
· 車規級IGBT芯片封裝清洗劑選擇:
· 水基清洗的工藝和設備配置選擇對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選定,就會作為一個長期的使用和運行方式。水基清洗劑必須滿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藝流程。
· 污染物有多種,可歸納為離子型和非離子型兩大類。離子型污染物接觸到環境中的濕氣,通電后發生電化學遷移,形成樹枝狀結構體,造成低電阻通路,破壞了電路板功能。非離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絕緣層,在PCB板表層下生長枝晶。除了離子型和非離子型污染物,還有粒狀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內的浮點、灰塵、塵埃等,這些污染物會導致焊點質量降低、焊接時焊點拉尖、產生氣孔、短路等等多種不良現象。
· 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備受關注的呢?助焊劑或錫膏普遍應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藝中,它們主要由溶劑、潤濕劑、樹脂、緩蝕劑和活化劑等多種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熱改性生成物,這些物質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據主導,從產品失效情況來而言,焊后殘余物是影響產品質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離子型殘留物易引起電遷移使絕緣電阻下降,松香樹脂殘留物易吸附灰塵或雜質引發接觸電阻增大,嚴重者導致開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須進行嚴格的清洗,才能保障電路板的質量。
· 合明科技研發的水基清洗劑配合合適的清洗工藝能為芯片封裝前提供潔凈的界面條件。
· 合明科技運用自身原創的產品技術,滿足芯片封裝工藝制程清洗的高難度技術要求,打破國外廠商在行業中的壟斷地位,為芯片封裝材料全面國產自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推薦使用合明科技水基清洗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