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
所以領先
Mini和Micro 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其生產工藝涉及芯片制備、巨量轉移、焊接與修復等多個復雜環節,國內企業在核心工藝上已形成針對性解決方案。以Micro LED顯示面板生產為例,關鍵步驟包括:
三色LED晶圓制備:紅、綠、藍三色LED分別在透明基板生長晶圓上制作。
激光剝離(LLO):通過準分子激光將LED從生長晶圓分離并固定于臨時載板。
巨量轉移(LIFT):激光選擇性分離單顆LED并轉移至最終基板焊盤位置。
激光焊接(LAB):半導體激光加熱實現多顆LED與焊料的快速鍵合。
芯片修復(LFX):激光剝離不良LED,通過點錫膏和單顆激光固晶完成返修。
在封裝環節,國內主流技術路線包括:
COB(Chip on Board):多顆裸芯片直接與PCB板連接,適合小間距顯示。
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單芯片封裝成燈珠后貼片,工藝成熟但成本較高。
IMD(Integrated Matrix Devices):4-9顆芯片集成封裝,平衡效率與精度。
國內企業在關鍵設備研發上聚焦三大技術瓶頸,形成差異化解決方案:
設備類型 | 技術改進需求 | 國產解決方案示例 |
MOCVD設備 | 提升波長均勻性與缺陷控制能力 | 定制化Mini/Micro MOCVD設備升級2 |
測試分選設備 | 全測全分模式下的速度與精度提升 | 高速光電一體化測試分選機2 |
巨量轉移技術:松盛光電開發的激光轉移系統實現每小時百萬級芯片轉移效率。
激光焊接設備:LAB工藝單次可焊接多顆LED,鍵合強度提升30%以上。
返修系統:LFX技術支持單顆LED精準剝離與修復,良率提升至99.5%。
電視與顯示器:4K分辨率產品需2400萬顆LED芯片,國內品牌已推出110英寸以上Micro LED電視。
可穿戴設備:1500PPI高分辨率特性適配智能手表,預計2025年出貨量突破5000萬臺。
超大屏顯示:倒裝COB技術實現0.4mm以下點間距,已應用于監控指揮中心、高端會議室。
車載顯示:耐高溫、長壽命特性滿足汽車中控與抬頭顯示需求,國內車企2024年量產裝車。
Mini/Micro LED相比傳統顯示技術具有顯著性能優勢:
能耗:僅為LCD的10%、OLED的50%。
亮度:達到OLED的30倍,支持HDR10+標準。
壽命:超過10萬小時,是OLED的3倍以上。
據行業預測,隨著2025年國內巨量轉移設備成本下降40%,Mini LED背光電視價格將進入主流消費區間,帶動全球市場規模突破80億美元,其中中國占比將達65%以上。
COB芯片清洗劑選擇:
水基清洗的工藝和設備配置選擇對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選定,就會作為一個長期的使用和運行方式。水基清洗劑必須滿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藝流程。
污染物有多種,可歸納為離子型和非離子型兩大類。離子型污染物接觸到環境中的濕氣,通電后發生電化學遷移,形成樹枝狀結構體,造成低電阻通路,破壞了電路板功能。非離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絕緣層,在PCB板表層下生長枝晶。除了離子型和非離子型污染物,還有粒狀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內的浮點、灰塵、塵埃等,這些污染物會導致焊點質量降低、焊接時焊點拉尖、產生氣孔、短路等等多種不良現象。
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備受關注的呢?助焊劑或錫膏普遍應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藝中,它們主要由溶劑、潤濕劑、樹脂、緩蝕劑和活化劑等多種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熱改性生成物,這些物質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據主導,從產品失效情況來而言,焊后殘余物是影響產品質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離子型殘留物易引起電遷移使絕緣電阻下降,松香樹脂殘留物易吸附灰塵或雜質引發接觸電阻增大,嚴重者導致開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須進行嚴格的清洗,才能保障電路板的質量。
合明科技研發的水基清洗劑配合合適的清洗工藝能為芯片封裝前提供潔凈的界面條件。
合明科技運用自身原創的產品技術,滿足芯片封裝工藝制程清洗的高難度技術要求,打破國外廠商在行業中的壟斷地位,為芯片封裝材料全面國產自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推薦使用合明科技水基清洗劑產品。